哲彰小學堂:
星期六哲彰去參加碧潭一年一度的龍舟點睛儀式,會後哲彰的兩個寶貝問我說點睛是什麼,有什麼義意!?
於是哲彰很認真的去瞭解一下,並想說應該很多朋友也不瞭解,特此分享一下:
現今台灣和各地所保留最為徹底的龍舟競渡祭儀則非開光點睛莫屬。每一地區的龍舟正式比賽之前,絕大數仍會為龍舟舉辦開光點睛儀式,比較有傳統的就屬宜蘭、台南、新北三縣市的開光點睛儀式。
通常儀式是非常莊嚴肅靜的,開始時會一邊鳴炮一邊奏樂,然後由當地的縣長或市長擔任「點睛官」,並請來當地代表性的神做為「主神」,向「主神」獻花、獻果、敬酒,表示恭請、願請保佑之意。祭完主神後,點睛官就可開始點睛,過去常以公雞的血來祭祀神明,並以血點睛,現代的儀式已不再殺雞血,點睛也以朱墨替代。
龍舟下水前,依例要點睛。點了龍眼,龍舟才能活靈活現,爭取比賽佳績。而為什麼龍舟要點睛?相傳漢唐時期有佛寺點了牆上的龍眼,龍乃破牆而去。龍與我們人類關係密切,因為龍不但為佛教護法,也會守護國家社會,更是天界的神祇,普為世人信仰。點了龍眼,代表法眼大開,有了佛家所謂的「大智慧」,生活就會美好,萬事都能得到妥善的解決。這是屬於民間習俗